江西省农村信用社(农商银行)主站

本网站支持IPv6

新闻动态

您所在的位置: 新闻动态 > 通知公告

会昌农商银行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


会昌农商银行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

    2021年,会昌农商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、赣州辖区党组、会昌县委、县政府工作要求,在各级人行、银保监等部门的指导帮助和各方力量的关心支持下,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,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加强金融支持力度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新动力。

一、基本概况

会昌农商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赣州银保监分局批准,依法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,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银行金融机构,下辖营业网点24家,从业人员217人。2021年,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持续的外部环境会昌农商银行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、担当实干,坚持深入践行普惠金融,积极推进创新实践,被省联社评为“主要业务经营质效考评优秀单位”“党建工作综合考评优胜单位”,被县委办授予“2021年度会昌县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在突出“支农支小”成效的同时,自身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。截止2021年末,资产总额93.50 亿元,各项存款余额81.52亿元,增幅14.83%,市场份额占比38.89%;各项贷款余额57.06亿元,增幅13.79%,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9.8亿元,占各项贷款余额52.23%。

二、社会责任

(一)履行经济责任,护航县域发展。会昌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,回归本源、专注主业,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实效农商银行因农而生,因小而长,不与其他商业银行拼规模、争项目,潜心服务“三农”和小微客户。一是用心“四扫”,坚守支农支小理念。转变员工思想观念,树立“走出去”的主动服务理念,对乡村、商户、小区、单位等开展走街串巷、挨家挨户“地毯式”的营销宣传,主动把金融服务送到三农小微客户门前。扎实推进单位整体授信工作,积极拓展行政事业单位、企业、社会团体、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个人消费贷款需求。持续落实整村推进和“网格化营销”活动,脚踏实地开展普惠金融,通过“送金融知识下乡”、“送惠农服务入村”“送金融服务进区入企”等活动,以点带面,推进“扩面、提额、增效”三大工程。组建外拓队伍,走进厦门、惠州、梅州、等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,针对性开展异地外拓营销。二是简化流程,提升金融服务水平。结合省联社个人贷款优化流程,推动小额农贷升级换代,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关于小额农贷“一张表申请”的简化创新决定。大力推进线上化办贷,自省联社开办线上化办贷流程以来,办理小额贷款一律走线上化流程,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信贷服务。三是加强考核,提升信贷管理水平。制定系列考核方案,开展“开门红”、“日日红”活动等业务竞赛活动,落实支行长综合排名、客户经理末位淘汰机制,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,激励全体员工担当作为。充分发挥普惠金融部和内训师的督导职能,落实包片责任制,强化日常督导,对包片支行工作进行总结分析,明确指出工作亮点和存在不足。四是落实政策,全力支持复工复产。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我行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要求。积极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,我行与世行办、县财政局、县农业农村局就“惠农信贷担保金”贷款业务开通进行全方面的沟通,通过多部门通力合作,成功发放全省首笔“世行惠农贷”。切实抓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等金融政策工具的落实。2021年,缴交各项税收4990亿元纳税金额位居全县金融机构前列。至2021年末,涉农贷款余额29.8亿元,较年初增加1.02亿元,实现了涉农贷款余额“持续增长”;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.99亿元,较年初增加1.71亿元,增幅8.85%;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.9亿元,较年初增加2.51亿元,增幅16.32%,小微客户较年初增加341户,持续实现“两个不低于”和“两增两控”目标。大力支持脱贫攻坚,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523.01万元。切实加大普惠型小微贷款、信用贷款投放力度,新增1000万元以下贷款6.77亿元、信用贷款6.46亿元,分别占新增各项贷款的97.87%、93.43%,新增有效贷款客户5423户,增幅13.72%,增幅全市农商银行排名靠前

(二)筑牢风险防线,维护金融稳定。始终坚持底线思维,强化风险管控,切实筑牢了风险防线一是抓好不良贷款清收。坚决打好资产质量提升攻坚战,持续加大表内外不良贷款清收力度,压实责任、重点攻坚,不断提升清收处置质效。定下发《会昌农商银行2021年党建引领不良贷款清收活动实施方案》,确保到岗到人不良清收任务落实到位开展“党建+表外不良清收攻坚”活动,切实提升表外不良贷款现金清收率。用好考核利器,对不良清收任务完成不力的,严格落实约谈、督办、问责和降岗位系数等处理。做实诉讼清收,主动加强与法院沟通协调争取早日开庭审理判决执行,实现快立案、快执行;加大奖励力度,利用各种方式,对拟拍卖处置抵押资产尽快变现。充分运用“法媒银”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等新手段,切实发挥司法清收作用。二是健全内控管理体系。始终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建立案件防控长效机制,坚持“业务发展、内控优先”的经营理念,落实全面风险管理。结合实际制定了《会昌农商银行案件防控绩效挂钩考核办法》,并常态开展案防风险排查,定期通报案防考核结果。积极开展案件警示教育学习,通过集中视频学习、部室(网点)自学、专题教育学习、组织统一考试、开展特色警示教育活动等形式分阶段开展辖内案件警示教育学习,进一步提升员工合规经营意识。围绕重点领域,逐级开展自查自纠,切实防范案件风险隐患。加强员工合规培训,开展制度后评价工作,强化对审计工作监督,狠抓对信贷业务、金融市场业务、柜面业务、财务管理、信息科技等重要制度的执行落地,解决合规管理的“心病”。不断完善和细化内控管理制度,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,制定下发《会昌农商银行“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”活动方案的通知》,加大了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和违规操作行为的处罚力度。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,开展全方位、多层次风险管理,密切监测主要风险指标的异动认真做好各类风险的日常管理,加强对信用风险、市场风险、操作风险、流动性风险以及信息科技等重点风险的监测和分析,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及时下发风险提示及督办单,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。至2021年末,表内不良贷款余额8265.9万元,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.41个百分点,累计清收表外不良贷款2864.55万元。资本充足率13.66%,较年初上升0.79个百分点,拨备覆盖率388.88%,主要风险指标持续优于监管标准,全年综治保卫工作实现“零发案、零报告”。

(三)拓宽普惠渠道,惠及百姓民生。一是服务站点一体化。加快推进金融服务数字化,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渠道至2021年末,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站271个,实现了“村村通”;布放智能柜台27台移动营销终端60台,新增手机银行客户2.62万户,全年实现电子银行替代率96.21%,较年初提升0.1个百分点。客户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不断提升。二是民生服务多元化。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、进校园活动,为社区居民、学校师生现场办理金融业务和民生类增值服务。发行社保IC卡,发卡总量51.55万张大力推进社保卡激活工作,至2021年末累计激活社保卡39.62万张,激活率77.96%,占全县.社保卡总量60%以上。建设百福“生活圈”,提升服务便捷性。截止2021年末,“校园通”平台入驻学校52家,“银医通”覆盖县级医院、乡镇卫生院20家,“百福生活圈”入住商户8621户。三是服务供给精准化。以辖区物理网点为中心,构建网格管理体系,农区网点“整村推进”与城区网点“网格化营销”相结合,真正做到金融服务“零盲区”。加强科技支撑,利用省联社CRM系统和辖区党组普惠金融大数据平台,进一步强化客户信息管理和分析能力,精准推广金融服务。 

(四)注重人文关怀,营造和谐氛围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。加强疫情期间对员工的慰问和关怀,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,组织全体女员工开展形体礼仪培训,丰富员工文化生活,营造和谐团结的氛围。举办“五四”青年节系列活动对爱岗敬业、求实奉献的青年员工评选出“十佳青年”,并给予表彰;组织青年员工座谈,开辟领导与员工互动交流直通车;开展业务技能竞赛,凝聚转型发展正能量。疫情防控形势缓和后,按月组织集体生日活动,搭建同事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,凝聚了团结共进的员工队伍力量

(五)热心公益事业,积极回馈社会。我行积极响应“江西乡村振兴‘100+’三年行动、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等各类公益捐款活动,全行共200余名员工积极参与,其中“江西乡村振兴‘100+’三年行动捐款金额3.5万元,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累计捐款金额达2.1万元积极助力教育事业发展,资助贫困学子圆梦大学校园,捐助金额9.6万元。以实际行动帮助困难群众,助力慈善事业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     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128号

版权所有 @江西会昌农商银行 备号:赣B2-20050068号-1

电话:0797-5626760 邮政编码:333500

中科汇联承办,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,portal门户,舆情监测,搜索引擎,政府门户,信息公开,电子政务